Menu

Photoshop基础知识学习

  一、PS界面构成

  1

  Photoshop的界面由菜单栏、工具选项栏、工具箱、图像窗口、浮动调板、状态栏等

  菜单栏:将Photoshop所有的操作分为九类,共九项菜单,新版本中还有3D菜单。

  2

  工具选项栏:会随着使用的工具不同,工具选项栏上的设置项也不同。

  3

  工具箱:工具下有三角标记,即该工具下还有其它类似的命令。

  4

  状态栏:包含四个部分,分别为:图像显示比例、文件大小、浮动菜单按钮及工具提示栏。

  5

  浮动调板:可在窗口菜单中显示各种调板。

  6

  调板窗:可将常用的调板置入其中。

  7

  文件浏览器:专业的图像浏览器,可预览各种格式的图片,并有批处理和批重命名的功能。

  二、基本概念

  1

  像素:是组成图像的最基本单元,它是一个小的方形的颜色块。图像分辨率:即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。分辨率越高,像素越多,图像的信息量越大。单位为PPI,如300PPI表示该图像每平方英寸含有300×300个像素。图像分辨率和图像尺寸的值决定了文件的大小及输出质量,分辨率越高,图像越清晰,所产生的文件也越大。图像分辨率成为图像品质和文件大小之间的代名词。如果是用来印刷的图像,其分辨率一定要大于等于:120像素/厘米,折算大约是:300像素/英寸。点阵图:又称像素图,即图像由一个个的颜色方格所组成,与分辨率有关,单位面积内像素越多,分辨率越高,图像的效果越好。用于显示一般为72PPI;用于印刷一般不低于300PPI。矢量图:是由数学方式描述的曲线组成,其基本组成单元为锚点和路径。由Coreldraw、Illustrator、FreeHand等软件绘制而成,与分辨率无关,放大后无失真。设备分辨率——又称输出分辨率:指的是各类输出设备每英寸上所代表的像素点数,单位为DPI。与图像分辨率不同的是,图像分辨率可更改,而设备分辨率不可更改。位分辨率——又称位深或颜色深度:用来衡量每个像素存储的颜色位数。决定在图像中存放多少颜色信息。所谓“位”,实际上是指“2”的平方次数。颜色模式:用于显示和打印图像的颜色模型。常用的有RGB、CMYK、LAB、灰度等。文件格式:Photoshop默认的文件格式为PSD;网页上常用的有PNG、JPEG、GIF;印刷中常用的为EPS、TIFF。Photoshop几乎支持所有的图像格式。基本理念:分层设计:使用图层可以在不影响图像中其他图素的情况下处理某一图素。可以将图层想象成是一张张叠起来的醋酸纸。如果图层上没有图像,就可以一直看到底下的图层。通过更改图层的顺序和属性,可以改变图像的合成。

  三、简单基本操作

  1

  打开软件:在启动Photoshop过程中,按住CTRL+SHIFT+ALT,软件恢复到初始的状态。

  预置软件:对Photoshop软件进行环境预置,编辑->预置(CTRL+K)。

  暂存盘:是Photoshop软件产生的虚拟内存,以提高Photoshop处理的速度。当第一个暂存盘己满,需要将硬盘中的不需要的文件删除,以释放更多的硬盘空间。Photoshop软件可以设定4个暂存盘。

  图像高速缓存:为图像来加快屏幕刷新的速度。

  打开图片:使用文件浏览器打开“Photoshop”文件夹中的“样本”文件夹,或使用文件->打开。

  新建文件:——文件->新建。包括:预设图像尺寸、宽度、高度、分辨率、颜色模式、背景内容。

  浏览图片:

  缩放工具(Z):缩放范围最小1个像素~1600%;

  ALT+缩放 缩小

  CTRL+Space,并单击 临时切换放大

  ALT+Space,并单击 临时切换缩小

  双击缩放工具或CTRL+ALT+0 实际像素大小(即100%显示比例)

  CTRL键在导航器中拖拉 放大该区域

  CTRL+“+” 放大

  CTRL+“-” 缩小

  CTRL+0 满画布显示

  抓手工具(H):

  双击抓手 满画布显示

  在任何工具下,按SPACE 临时切换到抓手工具

  前景色和背景色:

  前景色填充 ALT+DEL或ALT+BackSpace

  背景色填充 CTRL+DEL或CTRL+BackSpace

  D键 恢复默认的前景色(黑)、背景色(白)。

  X键 切换前景色、背景色

  其它辅助操作:

  CTRL+Z 一步撤消

  CTRL+ALT+Z 多步撤消

  CTRL+R 显示隐藏标尺

  CTRL+’ 显示隐藏网格

  在任何工具下,按CTRL 临时切换到移动工具

  在任何工具下,按CTRL+ALT 临时切换到复制图层、选区

  四、创建选区

  1

  标尺:显示隐藏标尺 CTRL+R修改原点:鼠标拖曵复原原点:双击标尺左上角设定单位:双击标尺设置

  2

  网格:显示隐藏网格 CTRL+’对齐网格 视图->对齐->网格

  3

  参考线:新参考线 从标尺中拖出参考线清除参考线 按CTRL,拖回标尺移动参考线 按CTRL,拖动设置参考线 按CTRL,双击显示隐藏参考线 按CTRL+;视图->对齐到 按CTRL+SHIFT+;

  规则选框工具M

  1

  复位工具:右击工具选项栏前端,选择复位工具或复位所有工具,将该工具或所有工具选项恢复为默认的设置。

  2

  填充和描边选区:建立选区,可使用ALT+DEL或ALT+BackSpace填充前景色,CTRL+DEL或CTRL+BackSpace填充背景色。可使用编辑->填充(SHIFT+F5)或描边。

  3

  羽化选区(CTRL+ALT+D):使用边缘有光晕和柔和的效果,降低边缘的对比度。

  4

  消除锯齿:使圆形或弧形边缘更光滑;

  5

  样式:正常,约束长宽比和固定大小。

  6

  创建新选区时:

  SHIFT+规则选框工具 绘制正的选区

  ALT+规则选框工具 从中心点开始绘制

  SHIFT+ALT+规则选区工具 从中心点开始绘制的正选区

  在绘制时,按SPACE键 可绘制移动选区

  CTRL+D 取消选区

  7

  选区的布尔运算:选区创建后

  按SHIFT,再选 增加选区(加选)

  按ALT,再选 减小选区(减选)

  按SHIFT+ALT,再选 相交选区(交选)

  8

  移动和复制选区内容:按CTRL移动选区 移动选区内容按CTRL+ALT移动选区 复制选区内容规则选框工具选项栏中,有对应的选项。

  套索工具L

  1

  普通套索工具:用于建立自由形状的选区。

  2

  多边形套索工具:用于建立直线型的多边型选择区域。首次建立选区时按住Shift键可约束画线的角度为水平、垂直及45度。

  3

  磁性套索工具:自动捕捉物体的边缘以建立选区。

  宽度:定义此工具检索的距离范围(1-40P);

  边对比度:定义此工具查找时对边缘的敏感程度(1%-100%);

  频率:生成固定点的多少;(0-100)

  钢笔压力:用来设置绘图板的笔刷压力。只有安装了绘图板和相关驱动才有效,勾选此项套索的宽度变细。

  魔棒工具W

  1

  魔棒工具是基于图像中相邻像素的颜色近似程度来进行选择的,适合选取图像中颜色相近或有大色块单色区域的图像(以鼠标的落点颜色为基色)。容差:决定选择区域的精度,值越大越不精确(0-255);连续的:只选择与鼠标落点处颜色相近相连的部分;用于所有图层:选择所有层上与鼠标落点处颜色相近的部分;否则只选当前层。

  橡皮擦工具E

  1

  普通橡皮擦工具:擦除普通层时露出透明色,擦除背景层时露出背景色。

  2

  背景橡皮擦工具:无论是在普通层还是在背景层,均可将图像擦除为透明色。

  3

  魔术橡皮擦工具:根据颜色的近似程来确定将图像擦成透明的程度。